【脱贫攻坚广艺故事】陆辉:教育扶贫一个都不能少
【编者按】2月25日,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,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,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,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,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!
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中,也涌现了一批广艺身影。他们倾力奉献、苦干实干,把知识与热血浇灌村屯土地,将青春奉献给了脱贫事业,用行动践行脱贫攻坚精神,生动阐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,续写了新时代广艺人的荣光。
“时代造就英雄,伟大来自平凡”。我们推出“脱贫攻坚广艺故事”栏目,集中展示广艺人的扶贫事迹,以此致敬每一位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平凡英雄。
陆辉:教育扶贫一个都不能少
——记广西艺术学院派驻德保县东凌镇甘必村工作队员
陆辉任教的美术课深受甘必村孩子们喜爱
2019年6月,陆辉应组织选派到德保县东凌镇甘必村驻村担任工作队队员。他即将奔赴的甘必村是典型的大石山区,极度贫困村。全村有18个自然屯,32个村民小组,常住人口共472户2001人,其中贫困户289户1234人,截止2019年底未脱贫户28户共98人,脱贫工作任务依然很艰巨。
作为一个德保县人,回到家乡工作,陆辉觉得应该是选到了“简单模式”。一是熟悉环境,毕竟是从小到大生长的地方;二是没有语言沟通障碍,工作起来自然得心应手许多。然而,来到甘必驻村后,再次刷新了他对家乡的认知:原来选到了“困难模式”——虽然同在一个县但不同的乡镇还是天差地别。
到甘必村工作后,陆辉没有丝毫懈怠。他与村两委一起上山看水柜、接水管,一起上山砍竹子建养鸡场,爬楼顶做水泥工补天面……从一个老师变成了一个全能匠人。
陆辉(右二)与村民上山搭建水管
由于村部和小学挨在一起,他每天在村部值班都可以听到学生的读书声。不久,他发现甘必村仁爱小学虽有一至六年级,各年级各有一个班,学生总数123人,但教师仅5人,也就意味着一个班级都分不到一个老师,每天上课都会有一个班级要自习写作业,学校5个老师仅教授语文、数学科目,缺少音乐、美术、英语和体育老师,导致相关课堂无法正常授课。
作为一个从山窝窝走出来的大学生,陆辉比其他人更明白读书对于改变命运的重要性。
为此,他毫不犹豫地拿起英语课本,利用休息时间备课,在白天入户走访和村部办公之后抽时间到学校授课。这样的工作强度常常让他感到“筋疲力尽”,但当他想起上第一节英语课时,他每写一个单词学生都在自己书本的空白处抄写下来,学生们眼里流露出的对知识渴望的眼神,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。
有一次他刚刚从屯里入户回到学校,一个低年级的男生就跑过来问他“陆老师,你等会去我班里给我们上英语课吧,好吗?”驻村工作之余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和认可,他觉得非常宝贵。
自从义务承担了村里的任课老师,村民对他更加亲切。在村里,大家没有称呼他为“陆队”而是“陆老师”。他也渐渐地摸清楚了村民对于教育的一些“想法”。有次进村做辍学学生劝返工作,他和群众打趣道“如果不读书不识字,那国家放补助你怎么签字领钱呢?如果不读书识字,怎么读懂国家的政策,享受到更多的福利呢?”听罢,村民都笑呵呵地点点头。
他明白,贫穷不读书,穷根难断;富贵不读书,富贵不长。在平时的工作中,每次进屯走访他都特别询问贫困户家里孩子的就学情况,他暗下决心,绝对不能让学生们辍学。同时他也寻求到社会爱心人士为村里的高中、大学生捐资助学。
到甘必村担任工作队员后,这个土生土长的德保县人,自己家距离甘必村也就不到80公里。然而2年来,他只回过5次家,有好几次家就在眼前都没回去。他的高中同学常调侃道“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,今有陆辉回乡扶贫不入家门”。
经过村两委和工作队的反复入户工作,现在甘必村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均达100%。
陆辉给学生上英语课
陆辉与村民砍竹建养鸡场
陆辉(右一)入户开展工作